欧易交易所 1 今天,又一个破例性救市政策出台了—— 国内第一个“政策性首套首付10%、二套首付20%”的政策来了! 虽然城市不大——山东齐河县,全国三四线、甚至部分二线城市也出现过首付分期、低首付,甚至5万定房的情况,但都是开发商与银行或者第三方的行为,连首付分期都从未在政策面出现过,但这次是真的破了例。 一次破了两例: 1、全国第一次出现首付低至10%的情况; 2、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在红头文件的官方通知里; 具体看条例: 1、房地产开发基础配套费缓缴政策,即日起缓缴半年。 2、降低资金监管比例。2022年12月31日前新办理预售证的,资金监管标准调整为,6层及以下建筑800元/平,6层-11层建筑1200元/平,11层以上建筑1600元/平。 3、主体结构封顶前,房企可凭非监管银行出具的保函抵顶监管资金上线为额度50%; 4、鼓励企业制定团购、有奖销售、物业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5、发补贴。买新房补贴房屋总价1%(有效期至2022年9月30日)。 6、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首付比例。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万元,公积金购房首付比例降低10个百分点。 7、鼓励银行降低首付比例,首套房首付由20%降低至10%,二套房首付由30%降至20%。 8、人才购房补贴。博士首套房补贴20万,研究生、本科生分别补贴10万、5万。研究生学历的医生,给予10万安家补贴。 9、驻齐部队军人购房,只收取实际成本费用,以审计的成本价格作为成交价参考,退出现役后,落户可办理不动产证;不落户的再按市场价补差价。 依照文件,本次新政有效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 市场救不起来?齐河人民办法多。 ——你说开发商没钱? 解决!开发配套服务设施费用不用缴了,先欠着;还不够?监管资金拿出来用! ——你说市场差、房子卖不动? ZF下场鼓励企业组织团购,用高奖金刺激销售,舍弃物业费都行! ——你说买房人还是不进场买啊? 刺激啊!刺激到底!真金白银的狂补贴、首付降到底、把军人也带进来! 一直救到你不再观望,救到你赶紧入手买房。 这可以说是现在大量三四五线小城的救市典范了!都来学学吧! 当天傍晚,有消息传这个破例性救市被撤了,像南京一样一日游了。 但不管实际中有没有在执行、能不能执行成功,都能反馈出一个重磅信号: 1、大量三四五线小城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差到扛不住了,兜不住了! 2、普通层面的救市政策,对三四五线小城已经没用了,它们需要的是更彻底、更猛烈的刺激,或许还能看到希望。 2 如此“胆儿肥”的山东齐河,是一座什么城?楼市究竟差到什么地步?以至于如此急? 齐河县是山东省德州市下辖县,位于德州市最南端,省会济南市西与济南隔黄河相望。总面积1411平方千米,截止2021年齐河县常住人口为57.63万人。 多年来,齐河的各项实力在德州都是数一数二的,堪称德州最强县: 1、人口庞大。齐河人口占德州人口的10.27%,位列德州第二; 2、经济强。2021年,齐河完成地区国民生产总值399.37亿元,名义增长1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0亿元,全市最高。12余项经济指标总量或增幅居全市首位; 3、有产业。齐河为全国唯一一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城,中国新兴产业装备制造城。 换句话说,齐河更像德州一个强劲的卫星城。 齐河楼市呢? 2016-2017年,全国房价疯涨风头盛行,刚好赶上齐河大规模棚改、货币化安置风口,齐河的楼市由平淡到热到火爆,房价还涨了一波。 那时候的齐河,边拆边盖,一手棚改,一手大量卖地更新,全国一线房企纷纷入场,拿到拆迁安置费的人们也疯狂入场,全员都嗨的不得了。 你敢信吗?一个小小的齐河县,卖地比主城区还多!而且还拍出了地王! 2018年齐河出让住宅用地总共1861亩,是当年德州出让土地面积最多的县,比第二名的德州中心城区还要多出600多亩。 2019年全国市场下行,齐河却拍出了新地王,地价高达502万每亩。 2019年开始,齐河楼市开始大滑坡。 2018年齐河商品房总共销售218.34万平米,其中住宅191.66万平米,网签15406套。 2019年,商品房住宅网签14501套,面积170.79万平。 这时候,虽然市场下滑,成交量下滑,但齐河的土地市场还有余温。 2021年,齐河成交土地数量在德州各县市区中数量和土拍面积均为最高。 因为长达四年的天量土地供应、天量商品房供应,同时齐河又面临市场大滑坡、成交量骤降, 直接导致了整个县城的商品房严重过剩。 目前齐河房价什么水平?全城价格区间6000-10000元/平,分化非常大。 主城区均价5900-6800; 城南新区7700-8500; 城西片区5500-6800; 生态城7000-10000; 但从主城区到新城区,都是一片透心凉。 曾经卖地卖的有多嗨,如今卖房卖的就有多差,库存高的就有多愁人。 3 放眼全国,又有几百个齐河,楼市和齐河一样惨,却还没有齐河的胆。 就比如河南新郑,省会郑州正南仅仅30公里,向北接壤郑州管城区,东部接壤国家级新区刚空港区。 这个县城有两个地方最金贵,一个是南龙湖镇,一个是大力开发的城北新区。 南龙湖与省会郑州几乎无缝衔接,位置、市场、房价都是最火热的地方。 活到什么程度呢?2018年1月份,一天拍出3个高价地王,土地楼面价近7000,而当时周边房价也才不到8000 ,妥妥的面粉卖出面包价。 城北新区全面拆迁后,腾出大片土地,恒大、碧桂园、融创、中骏、新城、佳兆业等一线房企,以及本土的正商、浩创等纷纷进场,房价一下从6000涨到9000。 如今呢? 南龙湖一片惨,房价从8000涨到10000又匆匆跌回7000; 城北新区房价从6000涨到9000又直线跌回6000,而且几乎全面停滞,根本没人买。 因为匆匆进场而终捞不到钱,两个地区,一片沉寂,留下的只有一片又一片的烂尾楼。 大几十万的资金砸进去,幸运的还能落手里一套房子,但除了自住之外,即卖不掉、又租不上价;运气差的,停工烂尾的,那连个砖头都换不来。 更甚至,经历了一场市场洗劫之后,如今在很多县城里,谈房即色变,已经成为话题禁忌区。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小地方的购买力,最容易被吓住、更容易被劝退。 想在县城这种小市场里,吃到房子的红利?那简直太难了! 4 很多人问,县城的楼市,还有未来吗? 难,太难了。 可能有人会说,把首付10%放开试试,还难吗?把购房补贴、契税补贴拉足,还难吗? 我依然会说,难。 如今,数百个县城的市场最大难点,并不是土地卖不动、房子卖不动、房价涨不动,这些都不是。 那最难的是什么? 市场差并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所有人一提到房子,都“怕”,闻风丧胆的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