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阳百事通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珊瑚共生虫黄藻甾体代谢机制新发现助力原油勘探

2022-08-29| 发布者: 双阳百事通|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科技日报记者王祝华实习生曲怡臻6月6日,记者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海洋学院、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
8323电影网免费看大片 https://www.8323.xyz

  

  科技日报记者王祝华实习生曲怡臻

  6月6日,记者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海洋学院、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路延笃海洋单细胞生物工程团队最新研究发现,在珊瑚共生虫黄藻中有一种新型的、可共合成C4α-与C4β-甲基甾醇的生物合成机制,且该机制广泛存在于囊泡虫类(如虫黄藻)和鞭毛藻类(如金藻)等全球性分布的浮游生物中。

  “这些生物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团队负责人介绍,新发现修正了C4α-与C4β-甲基甾烷来源的经典模型,将进一步完善沉积物成熟度指标的测算方法,为解释地质变迁史和原油勘探提供新的理论支撑。该项研究发现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化学领域期刊《美国化学学会期刊》。

  据介绍,原油是国家工业的血液。生物地质学是预测地下油气藏存在的重要手段。岩层中C4-甲基甾烷丰度的变化被广泛用于生物演化和地质变迁史研究,其异构体形式C4α-甲基甾烷的生物来源已得到业界肯定性共识,但其生物合成路径始终未得到实验证实。而其异构体形式C4β-甲基甾烷的来源则一直存在争议;自然界中几乎没有发现它的生物来源。长期以来,C4β-甲基甾烷被认为是C4α-甲基甾醇在成岩过程中形成,C4α-与C4β-甲基甾烷的比例则被作为沉积物成熟度的重要指标,用于原油和天然气的勘探。简单讲,越是古老的岩层,其C4α/β比值越高,岩层成熟度越高,越可能形成原油。因此,C4-甲基甾醇的生物合成机制的阐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该研究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的支持。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双阳百事通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双阳百事通 X1.0

© 2015-2020 双阳百事通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