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剧透网 https://piaofang168.com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黄青春 题图|视觉中国 5月23日晚,“宿华被带走调查”的传闻在网上不胫而走时,才恍然快手该发财报了——不知为何,快手发财报前,市场总会有一波刷存在感的谣言吊足大众胃口: 2021年3月快手上市首份财报,闹出“快手亏损1166亿”(实际包含可转换可赎回有限股公允价值变动1068.45亿)的风波,快手员工笑称,做梦都没想到要“被迫”亏损1166亿;2021年7月财报发布前夕,“摩根士丹利将快手目标价下调至50港元/股,评级下调为抛售”的消息再次刷屏,快手启动相应的法律程序才得以正视听。 似乎人们对快手经营、业务的关注度远不如八卦、传闻来的猛烈。可事实上,以快手5月24日发布的2022Q1财报数据来看:营收同比增长23.8%至211亿元,超过彭博市场一致预期的206亿元;经调整净亏损37.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6.5亿元下降34.1%。 等于说,相比腾讯、阿里、京东、小米等一众互联网大厂,快手营收及经调整亏损均好于市场预期,成了为数不多超常“发挥”的选手。 身板硬不硬,商业化说了算 快手2022Q1总收入同比增长23.8%至211亿元,能在愁云惨淡的2022Q1做到两位数的增速,实属不易。 具体到业务贡献上,线上营销服务、直播和其他服务(含电商)对营收的贡献占比分别为53.9%、37.2%和8.9%。 拆分来看,2022Q1线上营销服务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32.6%,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31.7%。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一季度以来,这是广告业务收入连续5个季度占比过半(占比分别为:50.3%、52.1%、53.2%、54.2%、53.9%),成为快手最大收入来源。 一方面,2021下半年以来,在线教育、游戏、金融等业务的广告投放在监管风暴中大幅萎缩,整个互联网线上广告业务都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但快手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及传统广告行业淡季影响下,不仅广告业务跑赢大盘,平台广告主数量还同比增长超60%。 对此,快手电商KA品牌运营负责人张一鹏表示,部分原因是整体供给侧结构发生了变化。“21年破局更多是从花西子、良品铺子、雅鹿、回力这样的国货品牌;22年阿迪达斯、蔻驰、LG集团、爱茉莉集团等国际品牌开始在快手发力。”以冬奥为例,快手依托内容版权优势吸引了安踏、丰田中国、加多宝、中国移动等20余个品牌合作伙伴。 这部分收入增长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快手内容建设与用户增长、时长、流量经营的成效,但更重要的是,相比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美团这样的互联网大厂快手广告基数小,增速依然处于上升通道;并且,互联网大厂自2021下半年开始,主营业务不同程度受到监管因素影响,其对广告业务的传导较重。 况且,三月中旬至今疫情又有新变化,其给宏观经济的恢复带来了更多不确定,广告主预算也变得更保守,互联网公司广告收入同比增速也从三月中旬开始出现放缓。其影响主要分为两方面: 首先是内循环电商广告:物流、仓储及生产等疫情管控限制,电商商家开播、销售和履约环节都会直接受到影响,内循环电商广告与电商销售有高度关联度,面临着与电商GMV类似程度的增长放缓; 其次则是外循环广告:外循环广告主受宏观外部环境影响更直接,所涉及的行业更广,包括很多业务在线下的广告主,这样环境下广告主对转化要求会更苛刻。 其次,是第二大营收板块直播。2022Q1快手直播收入为78亿元,同比增长8.2%。该业务的不确定性在于,2022年3~4月广电总局等部门公布多项短视频直播行业相关政策,市场担忧未成年保护和游戏直播监管会使快手直播业务受到影响。 但换个角度,监管对于“打赏榜单”、“高峰时段PK”等功能的规范更多是希望减少对打赏的过度引导,针对内容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内容监管、直播监管、直播电商监管都已进入新常态,快手完全可以建立以直播为载体的不同业务驱动增长,比如直播电商、招聘都是可以嫁接在直播上的商业模式。 最后,电商作为决定快手上限的商业板块,一直备受市场瞩目。 2022Q1其他服务业务收入为19亿元,同比增长54.6%。快手解释,这主要由电商业务推动——2022Q1快手电商GMV(交易总额)达1751亿元,同比增长47.7%;平台上“快品牌”单商家月均GMV突破2500万元。 快手电商GMV之所以能保持如此高的增速,恰恰证伪了长期以来人们觉得老铁消费水平低的偏见。比如,张一鹏就曾表示,“很多品牌有一个误区觉得快手的老铁文化,是不是要卖便宜的货,是不是要去定制一些低毛利的低端商品?事实上,以洋河直播间为例,它卖得最好的大爆款是洋河M9,它的客单价超过1200块。” 此外,很多人会好奇快手一直打造的是“信任电商”模式,何为“快品牌”?它其实是快手在“服务商大会”上提出大搞产业带策略的一个延伸(“快品牌”是指具有高性价比的新兴品牌)。 为此,快手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在财报会议上总结出“快品牌”三大核心特征和优势: 第一,“直播间”和“货”并重,除了自有货的品牌,直播间本身已成为一个品牌;第二,通过“直播间”和“货”并重的环境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价值比”;第三,当商家提供好的“体验价值比”时,用户也会给予更强的信任反馈,这就会形成强私域,强复购互动。 潜力大不大,用户生态兜底 用户方面:2022Q1快手DAU达3.455亿,同比增长17%;MAU达5.979亿,同比增长15%,均刷新历史新高。 其次,用户活跃度和平均使用时长也有明显增长。2022Q1快手用户活跃(DAU/MAU)比例增长至57.8%;日活跃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增长至128分钟,同比增长29%。这样的用户粘性已然体现出其在短视频赛道的头部优势。甚至,第三方平台Questmobile数据显示,快手依靠短剧发力,2021下半年快手及快手极速版的日均用户时长反超了抖音。 对此,程一笑表示,“一是我们在增长和留存上,差异化的路线选择和策略调整,二是短视频作为高维形态极强的承载力,三是我们效果显著的组织提效工作。” “在互联网企业一片颓势的2022Q1,快手得益于春节活动及冬奥会、欧冠等体育赛事转播带来了一个用户流量、粘性提升的窗口期,官方数据总用户流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超50%,DAU、MAU增长也是可预期的。”一位接近快手人士对虎嗅表示。 不过,用户增长是本事,也可能是“烧钱”带动的虚假繁荣。 不妨将视线拉回快手2022Q1销售及营销开支费用上,该季度支出94.88亿元,占总收入比为45%,与2021年同期的68.5%相比下降23.5个百分点;此外,快手报表显示2022Q1成本占比下降6个百分点,毛利同比增长25.7%至87.8亿元。另据极光数据跟踪,一季度快手新增用户7日活跃留存率均值达到27%。 等于说,快手Q1用户增长非但没有扩大营销支出反而使留存同步提升。这源于,一方面疫情增加了用户使用时长;另一方面也说明快手内容SKU正在扩圈。 以4月28日发布的《2022快手泛知识内容生态报告》数据为例,过去一年,快手平台内的泛知识内容播放量相比2020年增长超过58%。其中,短剧(补足高线城市女性用户群)、体育等垂类内容促进特定用户人群的留存提升,有利于推升社区互动。 早在今年3月份举行的快手2021年业绩电话会上,快手管理层就表示,在谨慎评估ROI的基础上,快手有计划小幅增加对于内容成本的投入。 可见,“老铁”虽然依旧是快手的基本盘,但快手已经跳出靠炸裤裆、生吃等“恶俗”短视频内容出圈的枷锁,逐渐通过生态建设改变早期固化的公众标签。 整体来说,快手2022Q1在营收、用户数据、商业化表现方面均超市场预期,处在一个稳步生长状态。或许,市场该重新审视快手了。 倒是2022下半年,快手会承压明显——上次,快手高层喊出“2022年有望实现季度国内业务调整后净利润转正”的目标;本次财报会议上,程一笑又重申去年提出“实现中长期4亿DAU”的flag。 #我是虎嗅商业消费组副组长黄青春,关注文娱社交、游戏影音等多个领域,行业人士交流加微信:724051399,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huangqingchun@huxiu.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