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阳百事通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内地学校将在香港办学,提供内地课程,这意味着什么?

2021-07-27| 发布者: 双阳百事通|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最近,香港特区政府发了一则通告,内地不一定有很多人注意,但是已经在港漂圈引起了不少的讨论(香港特区政...
知更鸟法律 http://www.gdmzwhlytsq.com

最近,香港特区政府发了一则通告,内地不一定有很多人注意,但是已经在港漂圈引起了不少的讨论(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邀请团体在港成立内地课程私立学校):

这是啥意思呢?我翻译一下:

就是说,香港政府打算办一所私立学校,这学校提供的课程完全是按内地课程来设置,衔接内地高考,而且招收的主要是非本地学生,实际上主要就是内地学生!换言之,就是要办一所提供内地课程、以内地学生为主、对接全国高考的私立学校。

一所面向港漂子女的学校

那谁会需要这样的学校呢?香港特区政府的公告里实际上透露得很清楚:

“近年,内地已成为本港外来直接投资的最大来源地,而内地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地区办事处/当地办事处的数目,亦为境外公司中最多。即使与内地的联系非常紧密,本港至今仍没有开办内地课程的中学或小学。这些内地家庭的子女来港就读数年后如欲返回内地升学,现时难以重新融入内地的教育系统。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发展,本港锐意促进与内地的人才汇流,预期本港对内地课程学额的需求亦会日趋殷切。”

这段话表达了几个很清晰的意思:第一,办这所学校是因为内地公司在香港越来越多,在香港工作的内地人(即“港漂“)也越来越多;第二,这些港漂希望子女读内地课程的学校,而不是上国际学校或者读香港本地课程;第三,假如内地小孩读了几年香港的课程,回内地教育系统是难以适应的。

在香港中资企业里,有很多人外派时间不算太长,可能就三、五年,然而又回内地了。他们的小孩子也是内地户籍,如果在香港读了三五年之后回内地,基本没法适应,情况会非常尴尬。为什么呢?因为内地学校比香港学得深,考得难。反过来说,在内地读书的小孩到香港,虽然也需要时间适应,但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可以说,一旦进入了香港教学体系,小孩就很难再回头了,这跟读了国际学校很难再回公立学校是类似的意思。所以,之前很多中资企业的内地员工只好把子女留在内地,长期与家人两地分居。这所学校,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痛点”。

当然,其实还有一些港漂圈有讨论的理由,我可以补充一下:

1.越来越多港漂意识到,只有读内地课程,特别是关于语文、历史、人文地理的课程,才能够建立坚实的国民身份认同感。

2.越来越多港漂感到,出国留学或者就读香港高校并不一定是最佳出路。事实上内地的公司或者机构都感到,国外除了顶尖的一些大学,其他海归不一定有985、211学校的毕业生好用。尤其是高中或者本科阶段就出国的学生,在文化上、观念上和语文能力上都可能不能适应内地的需要,或者需要更长的适应过程。——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认为,如果要留学,最好在国内读了本科再出国读研或读博的原因。

一所具有极大象征意义的学校

据媒体透露,这个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共12个年级,每个年级2个班,预计学额不少于900个,主要分配予非本地学生。虽然没有透露具体办学规模,但我们可以推算,如果按小学35人/班,中学45人/班,学校规模大概是即:

小学:35×6×2=420人;

中学:45×6×2=540人;

全校一共420+540=960人。

用于建设校园的土地位于天水围第112区,毗邻香港湿地公园。

香港特区政府还要求,在意向表达阶段,申请团体须证明其具有开办内地中学及/或小学课程的经验和能力,并须承诺最终会提供12年小学及中学班级的内地课程,及将设有机制确保其内地课程具备质素。这个很港式的表达方式翻译过来就是说,这所学校的办学团体必须是有实力的,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我相信,这个扬帆出海的机会,一定能够吸引众多内地著名学校的兴趣。

这所学校未来的建成之后,将象征着内地教育开始“走出去”。

(但要说明的是,我不了解我国高中在外国的办学情况,但个人觉得在香港那么多年都是第一次办,估计要到其他国家更加困难。)

香港特区政府的公告说到:

“现时,本港有超过50间国际学校提供不同的非本地课程,让因工作或投资来港居住人士的子女可在港修读,并在返回原居地后继续在当地学校升学。这些学校对吸引和挽留外地人才及外来投资发挥重要作用。”

香港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在“一带一路”不断推进,我国企业不断“走出去”的今天,越来越多中国人漂洋过海,长期旅居海外,为国家奋斗,为生活打拼。同时,随着国力提升,对国家信心的增强,让子女留学已经不是旅居海外中国人的必然首选。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国外城市聚集着大批中国人,他们当中同样有很多人希望子女接受我们国家高考体系的教育,更希望小孩读985、211,而不是读外国的大学。

毫无疑问,这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今年更早之前,深圳大学的李清泉校长甚至提出,要加强香港和内地高等教育双向交流,深圳大学未来可筹划在香港建立校区。这个当然一时之间实现不了,但同样是对自己的自信。

未来还是会有大量的人出国留学,但是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到中国学习,单向出国可能更多地变成双向交流。

未来可能有越来越多的国人,觉得出国性价比不高,还不如在国内读大学。当然,我也并不反对别人家孩子出国读书,我也觉得还有必要出国留学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但对于过早出国读书(18岁之前),我还是非常不认同,特别是在2019年之后。

作为深港游走人员,曾经的港漂,写这么些感想。

我是南山搬砖工,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写得还不错,请点个赞吧。

往期阅读:2021年年轻人想在深圳买房扎根留下来,难度有多大?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双阳百事通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双阳百事通 X1.0

© 2015-2020 双阳百事通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